如何界定危險廢物和與副產品?
發布時間:2017/10/27
部分企業認為有利用價值的就是副產品,但是部分地區環境管理部門認為副產品也需要鑒別,甚至直接作為危廢管理。
由于從事危險廢物經營的單位必須要取得危廢經營許可證,而副產品的銷售對象不受限定,因此,界定危險廢物和與副產品,就是要區分"在未經產品認定或固廢鑒別的情況下,將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作為副產品銷售"這種情形,是產品正常流通還是危廢非法轉移?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國家禁止無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從事利用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向省級環保部門申請領取經營許可證?!懂a品質量法》、《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等規定,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產品質量是指國家的有關法規、質量標準以及合同規定的對產品適用、安全和其它特性的要求。標準是在一定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主管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沒有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不準生產和銷售。
近年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重慶市環保局等多個省市環保部門向環保部提出了有關危險廢物和副產品界定的請示,環保部分別作了復函,如《關于如何界定危險廢物與產品意見的復函》(環辦函[2010]677號),《關于界定危險廢物與副產品有關問題的復函》(環辦函[2012]138號)。各省市環保部門也對轄區內企業反映的類似問題進行了答復,如《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山東富豐柏斯托化工有限公司在省政府外資企業座談會上反映問題的答復》(魯環函〔2015〕915號)。在上述回復中,對危險廢物和副產品的界定進行解釋。
根據以上回復,小編整理了危險廢物和副產品的界定流程。
認定某物質屬于副產品,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1)在化工企業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明確列出;
(2)在化工企業工商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內;
(3)副產品質量標準在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不具備上述條件的產品,如果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則屬于危險廢物。沒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產品,按照國家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鑒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原國家環??偩?、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公告2006年第11號),首先對需界定的物質是否屬于固體廢物進行鑒別。評價一個物質是否固體廢物,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一般考慮。包括:該物質是否有意生產,是否為滿足市場需求而制造,經濟價值是否為負,是否屬于正常的商業循環或使用鏈中的一部分。
(2)特征。包括:該物質的生產是否有質量控制,是否滿足國家或國際承認的規范/標準。
(3)環境影響。包括:同初級產品相比,該物質的使用是否環境無害;同相應的原材料相比,在生產過程中,該物質的使用是否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增加風險;是否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產生更大的風險;該物質是否含有對環境有害的成分,而這些成分通常在所替代的原料或產品中沒有發現這些成分在再循環過程中不能被有效利用或再利用。
(4)使用和歸宿。包括:該物質使用前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工;是否可直接在生產/商業上應用;是否僅僅需要很小的修復就可投入使用;是否仍然適合于其原始目的;是否可作為其他用途的替代物;是否實際應用在生產過程中;是否有固定的用途;是否可以其現有的形式或者不經過表一所列作業方式處理的形式得到利用;是否只有經過表一所列作業方式處理后才可以利用。
圖1 固體廢物與非固體廢物判別流程圖


經鑒別屬于固體廢物的,則應依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1號)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7-2007)對該物質進行進一步鑒別。
圖2. 危險廢物鑒別程序

凡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經鑒別認定具有危險特性的,則屬于危險廢物。隨著科技進步,有些列入危險廢物的化工副產品成為提純或深加工的原材料,符合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相關部門將給與支持和鼓勵。相關規定有:
1、《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五)放開搞活企業標準。企業根據需要自主制定、實施企業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對企業公開的標準開展比對和評價,強化社會監督。
2、《貫徹實施《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動計劃(2015-2016年)》(國辦發〔2015〕67號)五、開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試點。建立完善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研究制定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指南,鼓勵企業進行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牽頭負責)
3、《質檢總局 國家標準委關于在部分省市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質檢標聯[2014]660號)
一、試點地區上海、浙江、福建、山東、重慶、深圳、成都。
二、試點任務
(一)建立完善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修訂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相關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明確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是實施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的方式和途徑。積極參與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鼓勵并引導企業利用統一、開放的平臺自主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
《山東省質監局關于做好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的通知》(魯質監標發[2015]53號)2015年7月24日,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取消了我省對企業產品標準進行備案和登記管理的規定,增加了"企業所執行的產品標準應當自我聲明公開";的規定。
來源:無憂固廢網